骑车观察

共享单车真伤害了铁三运动吗?

相对于自行车运动来说,铁三赛事的观赏性也欠缺,因此它很难通过售卖直播版权获利。铁三运动的发展只能有赖于参赛群体的增大。这点跟马拉松是一致的。

马拉松运动这几年的成功让大家看到像自行车、像铁三这样大众参与运动的发展空间。加上与现在全民健身的政策吻合,这类型赛事活动较容易得到地方政府出钱出力的支持。不过,这类型赛事活动想提高其商业价值,关键因素还是在提高参赛人数。小编曾经在一场比赛中遇到赛事投资人,他向我咨询比赛的情况来帮助评估赛事的投资价值。当中,他最核心的问题是:“这场赛事参赛人数是多少?”

这一点也说明为什么这两年自行车赛事活动更倾向参与性项目发展,比如磨房200K、PBP、骑闯天路等等。自行车运动在竞技方向的发展可以说是前路未明,既没有人可在国际主流市场(男子公路赛场)扬名立万,又未能制造出像李娜、张继科等全民偶像。因此,市场更看好参与性的赛事活动,这类型活动寻找赞助也更容易。毕竟参与性的赛事活动可以让赞助商直接接触到消费者,但是赞助竞技性、观赏性的赛事活动,更多是为品牌提供增值服务,这方面需要企业进行更细致和长远的评估。

美骑100,福州

▲美骑举办美骑100这种低门槛的赛事活动,希望有助于拉动骑行人口,并且为赞助商接触消费者营造更多的机会。

自行车运动如此,铁三运动更如是。万达体育在2015年买下IRONMAN以及在去年把它带回中国,的确令铁三市场为之一振。而IRONMAN厦门站超过2千人的参赛规模,也是令整个市场惊讶并充满动力。不过,IRONMAN厦门站超2千人的参赛规模,并非常态,当中的因素包括:

1、铁三人群对国内举办IRONMAN比赛已经达到一定的“饥饿”程度;

2、厦门站是IRONMAN重回中国首先开放报名的比赛;

3、万达本身品牌的影响力。

所以到了柳州站,参赛群体则回归到千人规模,这是一个合理的数字。

IRONMAN

▲长期的“饥饿感”以及大量的KONA名额让IRONMAN厦门站突破2000人。

柳州

▲IRONMAN柳州站维持在千人的规模,但当中约有1/5来自接力项目。不少国内知名铁三玩家都没有来参赛,而是选择了挑战海外的赛事。

今年IRONMAN将会在中国举行6站比赛,后5站都在下半年举行。当“饥饿感”消失的时候,报名人数也是万达体育需要思考的事。

如果说在自行车圈,明星车手还是能带来影响力(想想如果萨甘来参加环广西,相信很多迷弟都会去看),那么铁三圈就根本没有这回事。铁人三项是一项关于挑战自己的赛事,参赛者更关注自己的表现,或者关注那些如何提升自己表现的方法。但为了引起大众的关注,在合肥站、厦门站,万达体育已经开始做事件营销,包括请奥运冠军、世界冠军、文娱明星来参加接力的比赛。当中比较有传播力的是“网红”郑丽仙的参赛。而这次共享单车事件则是IRONMAN新的尝试。虽然是不同的方向,但目的还是一个,提升大家对于铁人三项运动以及IRONMAN的关注度。

郑丽仙

▲在IRONMAN厦门站,网红郑丽仙性感参赛也是刷爆朋友圈。

上一篇:电动车新标准出台 会打击电助力车的发展吗?

下一篇:数千万产能 厂商谁是共享单车幕后推手

大家都说

[!--temp.www_96kaifa_com_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