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得出来才叫兴奋剂——自行车禁药简史(3)
▲禁药有无数种
“查得出来才叫兴奋剂”——不知道是哪里流出的名言
在普通观众们看来,禁药就像一个被封印恶魔,是个连名字都不能提的敏感词。一些体育界的业内人士却表示:“查得出来才叫兴奋剂,查不出来那就是高科技,运动科学。”
我们常说的“兴奋剂”准确的表述应该是“违禁的药物和方法”。在违禁药物中不但有兴奋剂而且还有阻断剂(它和兴奋剂的作用刚好相反)。而违禁方法则有行贿监测单位、血液回输、生理盐水稀释、逃避检查、尿样替换(甚至使用特殊的假阳具)等等,甚至设法让自己怀孕。违禁药物和违禁方法一般是都有助于提高运动成绩的方法之一。
禁药对自行车运动的两个主要危害,一是损害车手的健康,二是违背了“公平竞争”原则。但是,事实上最新型的有助于提高运动成绩的药物,对运动员身体的损害已经越来越少。实际上,从事车手这个职业,身体遭受损伤的几率本来就高,必须采取最强力的修复措施。
于是在今天看来,反对兴奋剂的更理由就是关于“公平竞争”,但有个道理很简单又很残酷:绝对的“公平竞争”是没有的。
“如果我可以给你一颗药丸,吃了它你可以拿得奥运金牌,但是我要在一年后杀了你,你愿意吗?”
在1967年,约翰斯霍普金斯医学院的教学研究员,马里兰大学副教授,Gabe Mirkin博士曾就此在华盛顿特区举行的公路赛前做过一个调查问卷。在约100名调查运动员中,超过一半的人选择药丸。如果吃了这个药丸能够赢得世界冠军,而且没有副作用的话,选择药丸的人又会有几多呢?
规则OR潜规则
“拥有世界上最全面的运动科学知识,最好的教练和最顶级的装备,就保证能赢得金牌吗?不一定,然是没有这些,无法获得胜利。”——克里斯·卡迈克尔(比他的名字更出名的是他的身份:阿姆斯特朗的教练)
克里斯没有在公众面前说到的还有一点,那就是利用兴奋剂获得“显著”的边际效应。
作为职业车手的你有着急切的求胜欲望,已经为了胜利付出了100%的努力,遵循完美的训练计划,你身后是最强大的后援团队,整个国家数千万人甚至上亿人民殷切的目光期待你赢得环法或者奥运会;然而你的成绩遇到了瓶颈,能力碰到了天花板。
这时候你的教练告诉你,抑或是你道听途说:没有禁药,你就无法赢得胜利。
▲你会怎么选择呢:是一辈子籍籍无名?还是背负身败名裂的风险打开这个潘多拉魔盒?
这里并不是给嗑药的运动员开脱责任,而是想要说明一点,运动员们的选择面临着重重压力,他们不是圣人,也不是十恶不赦的坏人,而是一个凡人,一个没有遵守纸面上的规则,而在恶魔的指引下遵循“潜规则”的人。当然,既然做出了选择,获得了收益,风险当然也如影随形、不离不弃。一旦被发现,苦果请自己品尝。
自行车禁药简史:
“如果被掏空了,就来一针兴奋剂”——自行车禁药简史(1)
禁止?禁而不止——自行车禁药简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