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技巧

“黑科技还是噱头?”大导轮系统 优越之谜

EMA - JW1115 - SHBKAL.jpg

3D_OSPW-9100_456x380pxl.png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车友圈子里开始流行使用大导轮系统,在世界冠军的加持下,大家也相信大导轮能降低传动系统的阻力。

作为骨灰级的车友,我留意到入门级的SHIMANO后拨原厂采用的是13T的导轮,而顶级的SHIMANO变速系统的后拨则是使用11T的导轮。

大导轮系统 優越之迷--华球156.png

这么做的原因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下面我给大家详细剖析一下。

首先,我们要了解较大的导轮为何会阻力较低。

看下图,链条绕着导轮而走,使用较大的导轮,链条以较低的角度扣入导轮。

由于链条的关节转动产生的摩擦,小导轮大角度转向会产生较多阻力。基于此,相对而言大导轮确实可以降低阻力。

大导轮系统 優越之迷--华球294.png

然而,导轮并不是越大越好, 100 T 的超大导轮也不会让你平地起飞。

看以上图表,很明显:

1、导轮齿数增加,面积会以指数形态向上增加,齿数越多,增加得越快。(面积加大,重量及风阻都会增加,后爪勾受碰撞的机会也会增加。)

2、导轮齿数增加,链条扣入导轮的垂直移动距离会以指数形态往下递减,齿越大,增益越小。

3、导轮齿数增加,链条长度亦增加,结果亦是重量增加。

4、上导轮增大,令变速不准确 。

Shimano高级后拨是11T的设计,如车架后爪勾较短或飞轮较大,使用11T以上的导轮可能会使变速效果打折扣。

有留意导轮产品发展的朋友应会留意到,一些主流的大导轮系统品牌,已弃用超大尺寸的上导轮。

大导轮系统 優越之迷--华球596.png

究竟大尺寸导轮能带给车手带来多少的效益呢?美国知名独立实验室做过测试(Fiction Facts 2013),结果是:11T-11T 跟 15T-15T 对比,差距是0.25W。(限定链条张力及培林质量不变。)

在2013前市面上没有生产15T以上的导轮,但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可以推论出19T-19T的组合,跟15T-15T差距应该小于0.15W。但导轮面积及重量却大大的增加。

上一篇:骑行小玩意系列(五):装哔?你需要一只铃铛

下一篇:编辑自用好物不完全“割草”系列:装备篇(三)

大家都说

[!--temp.www_96kaifa_com_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