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产五万条内胎 探访建大台湾工厂
建大Kenda是世界上最大的自行车轮胎制造厂之一,除了自行车,它的产品也涉足汽车、机车、摩托车等领域。西方记者探访了其位于台湾彰化员林镇的工厂,那我们就紧随跑得快的西方记者共同见证内外胎的神奇制造过程。
1962年,建大在彰化设厂,如今总共有11个工厂(其中两个位于台湾),拥有1000名员工,仅台湾工厂每天就生产大约15000条自行车轮胎,再算上其他类型的轮胎,产量惊人。
朴素的办公大楼内藏乾坤,橡胶在这里脱胎换骨,从原料蜕变成轮胎成品。
走进厂区大门,目测从门口到车间的另一端得有一公里以上。员林厂不单生产自行车轮胎,不同类型的轮胎“起点”也完全不同。轮胎的制作工艺流程可简单概括为密炼——胎面、胎侧等胶部件准备——轮胎成型——硫化——检验测试。
以原始形态抵达建大工厂的橡胶,学名“生胶”
接着混入二氧化硅以使其达到不同硬度,再根据不同产品的需求加入炭黑,添加其他材料则可实现轮胎颜色各异。
工人有时会采用多元混合法,再次处理时混入更多二氧化硅以使原胶达到理想硬度。
经过大型机器加热、碾压、成型
到这一步,原胶已经大变样了,按照规定尺寸裁成合适宽度即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这个区域是加工胎圈,通过机器调整使其达到精准的直径和圆度
大家都说
[!--temp.www_96kaifa_com_cy--]